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淄博市博山区科技副区长
山东省青联委员
“制造技术与装备”杂志编委
个人简介:1964年1月出生,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毕业,1993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9年晋升教授,现为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数控技术研究所所长、数控与机电控制技术创新团对负责人,山东省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淄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理工大学首批学科带头人。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计划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山东省中青年优秀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等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和40多项地厅级课题、企业委托研制课题,获得省部级奖励9项(其中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等国家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7篇(其中10篇被EI收录),主编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通用教材1部(《数控技术》)。
获奖情况:
1、多功能三维CNC系统与数控工艺画雕刻机的研制,2001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1位人员)
2、基于Windows的软数控系统与空间弧面凸轮加工机床、编成软件研制与应用,2005年度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1位人员)
3、深海资源勘查精细测控动力平台——油式深水步进电动机的研制, 2006年度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第1位人员)
4、圆锥曲线插补、拟合理论的研究与特种曲线加工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制,2006年度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1位人员)
5、复杂曲面数字化磁粒研磨加工控制系统、机床的研制与加工工艺研究,2007年度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1位人员)
6、数控技术精品课程建设,2005年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位人员)
7、特种柱面加工CAD/CAM一体化的研究与应用,1994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1位人员)
8、全自动双摆臂液压伺服压机控制系统的研制,2000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1位人员)
9、特种柱面加工CAD/CAM/CNC一体化的研究与应用,1994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2位人员)
技术成果:(2000年以来)
1、研制的五轴联动空间弧面凸轮加工数控系统与机床,被用于空间弧面凸轮的加工,解决了空间弧面凸轮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加工的难题,在山东诸城的企业中被应用;
2、研制的往复式加工三坐标数控系统与数控机床,成功地解决了三叶罗茨泵、罗茨风机叶轮的全自动精密加工问题,在山东章丘市和淄博市的多个风机和真空泵生产企业得到推广应用;
3、研制的深水步进电动机,巧妙地解决了步进电动机在深水高压环境下的密封、绝缘、承压等问题,填补了国际空白,在我国的深海资源勘察中被用于深海机器人、深水钻探取样钻机等;
4、研制的特种曲线加工开放式数控系统,采用了独创的差分插补原理,并采用迭加法解决了各种高次曲线直接插补的半径补偿问题,填补了国际空白,为各种具有复杂曲面、曲线产品的加工提供了高精度的数控系统;
5、研制的复杂曲面数字化磁粒研磨加工控制系统与机床,在国际上首次将数控技术、数字化技术与磁粒研磨抛光加工技术结合在一起,成功地用于复杂曲面的研磨抛光,解决了复杂曲面研磨抛光加工自动化的国际难题;
6、研制的全自动双摆臂液压伺服压机控制系统,为砂轮压机配套应用,实现了多规格树脂砂轮加工的自动化,显著提高了加工精度与加工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7、研制的基于Windows’XP的开放型数控系统与教学型微型数控车床、微型数控铣床,产业化并在我国高等院校机械类和近机械类专业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为我国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技术先进、成本低、使用效率高、操作安全、性能可靠的教学设备。
在研项目:
1、雾化快凝磁性磨料制备关键技术的研究(2008.01-20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非导电磁性磨料制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07.01-2009.1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包括“基于WINDOWS与PC104总线数控系统产业化”等与企业合作项目5项,不做介绍。
联系方式:0533—2786907(办)
13853330436(手机)
Email:zhaoyg9289@sohu.com